79年国家为彭德怀补发48000元,交给了彭老总的前妻,她十分激动

2023-01-22 16:52:01

白癜风的危害

前言

1979年,中国的经济得到一定恢复,国家决定补发党内干部之前的一些欠款,彭德怀就是其中之一。细细算来,彭老总需要补发的钱包括工资、丧葬费、抚恤金等等,一共是48000元。

国家补发这钱合情合理,但补发给的人却是彭德怀的前妻浦安修,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。早在1962年,彭德怀就和浦安修办理了离婚,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亲属关系。那么这笔钱为什么会给到浦安修呢,浦安修又是如何处置这笔钱的呢?

浦安修突然收到彭德怀的遗物和补发款

1979年早春,虽然已经入春,但国内天气还并不暖和,清晨和夜晚风还很大,窗子外面都是呼呼的风声。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服务处一大早接到一条命令,派人前往四川成都军区,找那里的军区负责人,取回彭德怀元帅的遗物。

服务处的政委贾玉桂奉命去完成这个任务,解放军办事效率高,贾玉桂很快就带着彭老总的遗物返回了北京,等待上级的下一步安排。令贾玉桂不解的是,国家最终的安排是,将彭老总所有遗物全部交给他的前妻浦安修同志。

不仅仅是遗物,国家还决定将给彭老总补发的48000元现金,一并交给浦安修。彭老总父母去世,妻子离异,又没有子女,按照一般情况,他的遗物和补款应该转赠给几个侄儿、侄女,交给前妻确实令人预料不到。

贾玉桂想,既然是国家的规定,一定是有缘由的,自己只管好好执行就行。贾玉桂就带着东西,来到了浦安修的家。浦安修听贾玉桂说明来意,惊讶的同时也十分激动,没想到国家竟然会有这样的决定。

自1962年和彭德怀离婚之后,浦安修良心也备受谴责,她没能在彭德怀最后几年的岁月中陪伴他。如今国家有这样的决定,就表明国家还是认可自己的身份的,这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!

经过了短暂的惊讶和激动,浦安修很快又冷静下来,她也是一位老党员和老革命人了,对钱财并不看重,对于彭德怀的遗物和补款,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处置。浦安修来不及细想,她只知道彭德怀的这些东西不应该属于一个人,而应该属于国家和人民。

浦安修要好好地想一想,究竟该如何安排这些物品和钱财。为此,她还专门集合了贾玉桂、彭钢(彭德怀的侄女)一起商量和讨论。经过几天的思考和商讨,先是确定了对彭老总遗物的处置。

这部分物品分为3个去向:

第一,彭老总的藏书,全部留给浦安修作为纪念。

第二,彭老总的日常生活用品,比如收音机、手表等物品,全部分给彭老总的侄儿和侄女。

第三,彭老总的手枪、猎枪和一些具有观赏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物品,全部交给国家军博馆管理,收藏或者展出都可以。

这个处置办法大家都很认同,甚至彭老总的几个小辈,接触过浦安修之后,对她改观很多。处理完彭德怀的遗物,国家补发的48000元,浦安修也表示分文不取,而是要分给更需要这笔钱的人。

七八十年代,48000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,算得上一笔巨款了。国家将这笔钱交给浦安修,其实是想作为她的养老金。但浦安修想到彭德怀从前一向心系人民,并不在意自身享乐,所以还是决定将这笔钱分赠出去。

浦安修对旧时光的回忆

实际上,彭德怀遗物和补款的到来,牵动了浦安修很多旧时的回忆,她回忆起和彭德怀在吴家花园一起生活的日子。1960年,彭德怀身体不大好,从中南海永福堂搬出来,住进了秀美清静的吴家花园。吴家花园是清朝一处古宅,设计颇有江南园林的风格,内部小桥流水掩映,景色是极好的,非常适合休养。

但彭德怀打了半辈子仗,早已习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,一时休息下来,非常不习惯,总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。彭德怀和浦安修闲聊,说想开辟一块菜地。

浦安修也没多想,只以为彭德怀是口头说说而已,却没想到彭德怀过了几天,真的拎起锄头开了一片地。附近老百姓有时候路过,见这边有老人每天戴着草帽种地,有时跑过来拉拉家常,分享一些种植的经验。

彭德怀亲手种了些蔬菜,像黄瓜、西红柿之类的,别说长得还真不错。彭德怀还和附近的百姓互相赠送自家地里长出来的蔬菜,任谁也想不到,这么一位务农的老人,是曾经金戈铁马的大元帅。

吴家花园环境好是好,就是冷清了点,刚刚搬过来的时候,就彭德怀和浦安修两个人住。他们没有孩子,却很喜欢住在附近朝气蓬勃的孩子们。

1960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几天,彭德怀嘱咐工作人员,请周边的小朋友到吴家花园做客,精心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文具类的小礼物,还给大家分发了糖果。

小朋友们天真又诚挚,高兴道谢:“谢谢彭爷爷,谢谢浦奶奶。”几个小家伙还信誓旦旦地说,以后一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。

彭德怀在物价花园一住就是5年,第二年,也就是1962年,彭德怀和浦安修正式离婚,之后都是自己独居。彭德怀这里很少有访客,最常来探望他的,就是侄女彭钢了。

那几年彭钢还在上学,只有周末有空,每次来了两个人都会高高兴兴地聊天吃饭。傍晚彭刚离开的时候,彭德怀都会将侄女送到汽车站,看着汽车发动离开才自己慢悠悠地回家,对小辈很有一片慈爱之心。

此外,彭德怀身边还有三位战友,分别是他的警卫员景希珍、生活秘书綦魁英、司机綦魁英。这几人和彭德怀不是亲人,却胜似亲人,一起相携走过许多岁月。

48000万的分配

浦安修从回忆中回过神来,她已经大致想好了该如何分配这48000元。第一个部分大概是16000元,分给彭德怀身边最亲近的人,名单一共有11个人,其中8位都是彭德怀的亲属,包括彭德怀的侄儿、侄女,另外3位就是景希珍、綦魁英和赵凤池。

这钱分给亲属合情合理,但分给景希珍、綦魁英和赵凤池3人,则体现了浦安修的细心之处。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更何况这3个人追随彭老总一生,感情比亲人要深厚。

而且彭老总生前也总觉得亏待了身边这几个人,所以浦安修的决定,也算弥补了彭老总生前的愧疚之情。

第二部分则是1万元,捐赠给彭德怀家乡的乌石小学。彭德怀是湖南省湘潭乌石镇人,幼年读过2年私塾,但为了维持生计,早早辍学随父亲务农。幼年十分渴望上学,对学校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。

建国后,彭老总回过几次家乡探亲,见家乡的乌石小学经济颇为困难,心中很不好受。后来彭老总就养成了存钱的习惯,希望等钱存得多一些,捐给家乡投资教育。

可惜彭老总后来的工作诸多波折,投资家乡教育这件事就被搁置了。如今彭老总已经逝世,但他留下的这笔钱,一定要完成他未了的心愿。

乌石小学收到这笔捐款之后,进行了大规模的旧房改造工程,将部分破破烂烂的老房子重新整修,学生们有了更明亮的新教室。

当时捐款还开了一张特殊的单据,为了纪念这件事情,这张单据被保存在彭德怀纪念馆中,现在去参观,依旧能见到这张充满爱心的捐款单据。

1998年是彭老总的一百周年诞辰,当时的张震军委副主席专程赶到小学参加庆典。庆典上,张震被邀请讲话,便把乌石小学改名为“彭德怀希望小学”。

第三部分也是1万元,浦安修直接将这笔钱上缴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,作为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款项。彭老总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,想必这一部分捐款的安排,他也是满意的。

这样算下来,48000元已经被分出去36000元,只剩12000元了。剩下的这部分钱,归还了国家为彭老总办公祭追悼会的钱,补足了之前欠下的党费,就只剩4000元了。

这4000块浦安修也没自己留着,她将这笔钱用作彭老总历史研究课题工作组的招待费。这一部分钱虽然不多,但作用特殊,最终的效果也令人惊叹。

彭老总历史研究课题工作组的职责是研究彭德怀的历史,并记录曾经彭老总身上发生的事情,从而让大家对彭德怀有一个相对真实客观的认识。

浦安修希望能为彭德怀编写一部人物自传,但这件事只靠她自己完成,难度很大,而且很有可能带有过强的主观性,所以还是由工作组共同完成更为合适。

就这样,浦安修以工作组的编外人员加入这项工作。她和工作组中所有的普通工作人员,查找翻阅大量以前的资料,从中找出曾经真实的历史情况,继而整理出来,编著成书籍。

除了夜以继日地翻阅资料,大家也会找一些老革命同志讲讲过去的经历。慢慢地《彭德怀自述》这本书逐渐丰满起来,并成功在出版社出版。

实际上,浦安修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初心,是编撰出一本真实记录彭德怀元帅一生的好书,更多是为了记录和缅怀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本书出版之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,并在社会上引起热烈讨论。

《彭德怀自述》一书仅仅出版一年,就卖出了100万册,而且购买者大多是中学生。80年代,一本书能有这样的销量,已经算很不错了,更可喜的是受众是祖国的年轻一代。

意外之喜,浦安修收获许多稿费

书的畅销给浦安修意外带来了许多稿费收入,这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了。浦安修拿到珍贵的稿费,还是决定不擅自使用它,而是应该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。

在浦安修心中,《彭德怀自述》这本书的畅销,并非是编书人写得有多好,而是被彭德怀本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。所以稿费浦安修不愿意花在自己身上,而是继续捐款事业,大多都捐给了各地的小学。

这次除了彭德怀家乡的小学得到特殊眷顾,还有一所小学得到了特殊关照,就是山西左权县的麻田小学。其中的缘故,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左权将军有关。

抗日战争中,太行山区一直是八路军和日军交战的主战场,左权将军和彭德怀将军是肝胆相照的战友,两个人相互配合,在太行山一带打了很多漂亮仗。

不幸的是,1942年左权将军为了保护大部队和人民群众撤退,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。这一年左权将军才37岁,正是一展才华和抱负的好时候。这件事让彭德怀非常痛心,他曾多次和浦安修提到。

浦安修得到这笔稿费,最先想到的就是给左权县的学校捐些钱,改善教学条件。左权县那时候还是山西有名的贫困县,教育资源非常短缺,这笔捐款对麻田小学可谓意义重大。

浦安修也通过这种方式,表示彭老总一直没有忘记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朋友。

左权将军

浦安修在处理彭德怀遗物和遗产这件事情上,很好地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。最初很多人都不理解,国家为什么会将彭老总的遗物遗产交给前妻,等看到浦安修处置的方法就都明白了。

虽然浦安修主动和彭德怀离婚,但仅仅是特殊情况之下的无奈选择。她个人的品质和品格还是值得赞赏的,人的一生中,并非只有亲情、爱情是最终追求,有时候崇高的理想更能让人的精神富足。

浦安修和彭德怀一样,都是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,两人身上有共同的闪光点。他们都活得坦坦荡荡,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虞城新媒体版权所有